UG环球官网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范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孝敬力量

推动绿色转型 协同降碳减污

来源:国家能源局

浏览量:7102

宣布时间:2023-01-09


图①:北京燕开电气公司在节能诊断后革新完成的喷塑生产线。杨金山摄(影像中国)

图②:长江南京段龙潭水道码头智慧岸电现场。张家昊摄(影像中国)

图③: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何震环摄(影像中国)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事情集会提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历程中铸造新的工业竞争优势”“要推动经济社会生长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厘革,加速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生长节能低碳建筑等是其中的重点任务。本期产经版聚焦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革新案例,展现这些领域推动绿色转型的扎实进展和积极效果。

       ——编 者

       节能诊断 用能更高效

       功率因数调解电费下降至险些为零,总体电费节省近1000元……比照2022年9月和10月两份电费清单,北京燕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宏月很是开心。

       “降耗增效来自一场节能诊断。”刘宏月告诉记者,公司主营配电柜设备制造,近两年出于转型升级考虑,新建了特殊情况测试实验室,“没想到,新增业务量上来了,用电量也翻了一番。日益高企的电费,让我们动了求助节能诊断的念头。”

       2022年7月,在北京市经信局牵线下,北京和碳情况技术有限公司成为燕开电气的节能诊断效劳商。驻场近两周时间,经过现场勘察、设备测试和能效检测后,和碳情况公司开出了节能诊断书——天然气热风炉余热接纳、喷塑装置技术革新、配电线路实施无功赔偿等5项革新项目。

       看到诊断书,刘宏月算了一笔账:凭据计划实施革新,公司年节能量可达13吨标准煤。随后,诊断书提出的节能建议逐条酿成生产线上的革新实践。

       步入燕开电气高压配电室,一台两米多高的深灰色箱体格外显眼。“节能诊断书中提到,部分用电线路功率因数偏低,造成配电网线路损耗大。为此,我们投用了这台无功赔偿设备。”刘宏月介绍,尽管这项革新投资近20万元,但革新后预计每年可节能近11吨标准煤,可抵消部分本钱。

       更多节能革新正在加速推进落地。在燕开电气车间,天然气热风炉的热烟气以前直接排放,余热未经利用。近期,公司正考虑上马一套新设备,将余热贮存起来,收集到保温箱内,再用到热水器上,在节能降耗的同时改善员工生活。

       燕开电气的绿色实践,是我国以节能诊断提升工业能效的一个缩影。对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治理体系开展全面诊断,查找出能源利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精准施策、提升能效涤讪了坚实基础。

       2019年工信部立异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效劳行动,到2022年底,全国已有1.9万家企业接受节能诊断,600多家工业节能诊断效劳机构开出约3.7万项节能革新诊断书,预计节能约6659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1.7亿吨。

       以和碳情况公司为例,连续4年中标工信部节能诊断效劳项目,已为700多家企业实施节能诊断,涉及化工、建材、食品、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仅在2022年,和碳情况对10家北京工业企业提出89项建议,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实现年节能量超1724吨标准煤,年经济效益近1087万元。

       节能诊断正成为不少企业迈向绿色生长的要害一步。“节能诊断带来的不可是能效降低,另有生长思路之变。”刘宏月说,已往选设备优先看功效,现在则更注重能耗水平,“今后,我们计划按期开展节能诊断,不绝挖掘新的节能空间。”

       “我国工业领域用能企业数量多、涉及面广,加速推进工业节能提效,不但有利于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推动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提升行业绿色低碳生长水平。”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卖力人体现,未来,将进一步加大节能诊断效劳力度,资助钢铁、石化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领域的大中小企业推进节能提效。(记者 韩 鑫)

       岸电革新 口岸更清洁

       关闭发动机,将电缆与岸边的电桩连接,翻开“船e行”APP自助扫码接电,船上所有供电设备立即恢复运转,使用完毕自动结账……�?康匠そ暇┒瘟端缆胪�,“中艺泽泰”轮的船长王啸熟练地带着海员,一道为船接上岸电。

       说起岸电的利益,在长江上跑船多年的王啸讲得头头是道:靠泊期间用岸电,不需使用船上自带的柴油发动机供电,杜绝了大气污染物排放,还能实现噪声零污染,本钱也更低。载重量达710标箱的“中艺泽泰”轮,满装满卸一次,需�?柯胪�15个小时左右,油费就得600多元,而用岸电,花费不过20多元。“前些年,这艘船进行受电设施革新,一次性投入了20多万元。不过,有关部分出台了补贴政策,降低了企业本钱。”王啸说。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大力推动水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更是被作为船舶和口岸污染防治的重点事情加以推进。先后推动出台了口岸岸电实行大工业电价并免收容量电费等政策,利用中央财务资金勉励船舶加速受电设施革新,还协调国家电网对沿长江口岸自建岸电设施实施岸电使用综合本钱不凌驾1元/千瓦时的优惠步伐。2021年3月起实施的长江�;しㄒ蟆熬弑赴兜缡褂锰跫拇翱扛塾Φ逼揪莨矣泄鼗ㄊ褂冒兜纭�,进一步加速了岸电在长江沿线省份推广应用的脚步。

       “长江�;しㄊ凳┮岳�,凭据主管部分要求,靠港船舶必须在码头接上岸电后,才华安排装卸作业。”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集公司”)宁静环保部经理助理潘祥伟告诉记者:2016年,拥有10个泊位的龙潭水道码头在全海内河码头中较早实现了岸电设施全笼罩,只不过有时1个泊位�?慷嗵醮笆蔽薹ㄍ苯拥�。2021年5月以来,为更好满足靠港船舶需求,公司又分批次实施智慧岸电和岸电增容项目。2022年2月,24套智慧岸电设施全部建成投用。

       “如今,龙集公司2310米的码头岸线上,每隔90米就有1套智慧岸电设施。”潘祥伟算了一笔账:以10个码头每年靠泊约1万艘次进行测算,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凌驾750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250吨。

       “从供电设施、供电线路再到配电设施,整个革新先后投入900多万元。”潘祥伟认为,尽管岸电革新不会直接为口岸创立经济效益,但能有效提升码头泊位利用率及口岸在业界的口碑,形成生长助力。

       龙集公司码头的革新提升是长江沿线岸电推广的一个生动案例。据统计,2021年以来,长江沿江11省份已完成1万余艘船舶受电设施革新,具备岸电使用条件的船舶数量逐步增长,基本实现“应接尽接”。口岸岸电使用量连续增加,2022年前11个月使用6890多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大大减少了船舶靠港期间对港区情况的污染。

       别的,至2022年底,渤海湾省际客(货)滚装船舶全部具备受电设施,山东省省际客(货)滚装码头全部实现岸电常态化使用,沿海大型内贸干散货船舶靠港使用岸电也正有序推进。2020年,全国主要口岸五类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笼罩率达75%,逾额完成了50%的目标。

       “推广岸电之外,近年来我们还统筹推进绿色口岸、绿色航道、绿色船舶、绿色运输组织方法等生长,加速新能源清洁能源在港航领域的应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卖力人体现,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分继续大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航线、重点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助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生长。

       “从港区堆场自动化革新、纯电动设备应用到情况状态监测、综合能源治理,再到智慧岸电升级、供水系统优化,绿色口岸建设可做的文章另有许多。作为口岸人,我们愿连续推进节能革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孝敬。”潘祥伟说。(记者 刘志强)

       降低能耗 建筑更绿色

       四川成都兴隆湖畔,一座8000多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很是显眼,10多个建筑�?槎训羌�,四周遍布着油麻藤等笔直绿化植物。这里就是2022年投用的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这座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比成都会办公楼平均能耗低1/3至2/3。背后的节能秘诀是什么?

       ——身披“隔热防寒衣”,减少建筑能耗需求。

       “建筑南向设置�?榛糖降ノ�,工具两向设置种植槽与攀爬拉索,形成了随季节生长变革的动态植物界面,与屋顶花园协力消减大楼的都会热岛效应。”中建西南院总建筑师刘艺介绍。由玻璃幕墙搭建而成的大楼外墙是另一层“隔热防寒衣”。相比普通中空玻璃,建筑接纳的三银双中空玻璃热反射性能和保温性能更好,能够节省约35%的空调能耗。在夏天,室内玻璃的一侧可比室外低9摄氏度。

       ——自备“天然新风机”,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中建西南院双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渊告诉记者,大楼建筑�?榻幽刹悴阃颂ā⒍训羌纳杓�,可利用园地高差减少开挖土石方,也能让空气流通更顺畅,“沿湖岸主导风向,建筑接纳‘H构型’,通过贯串建筑南北的平面风道与立面风洞,优化室外风场情况。”别的,大楼还接纳了气象跟踪技术自控天窗,可凭据感应器联动自动开启。

       适应气候特征和园地条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为最洪流平接纳自然光,设计团队在大楼设置了采光天井,使楼内87%的功效房间抵达自然采光标准。大楼还设置了工位照明智慧系统,可以感应区域人员运动,控制灯具开关和亮度。

       ——装上“超等充电宝”,推动绿色能源应用。

       楼顶,800多平方米的光伏板实现零碳发电;地下,大型储能设施调理不稳定的光伏发电,相当于“充电宝”,配合组成了大楼的光储直柔系统。“大楼光伏年发电量约12.9万千瓦时,光伏着力多或者用电低谷时给‘充电宝’充电,光伏着力小或用电岑岭时放电。”刘艺介绍。

       通过保温隔热、自然通风范光以及光储直柔等一系列技术举措,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每年可节省用电约186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1027吨。

       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快速生长,新建绿色建筑面积从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的20多亿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凌驾63.7%,累计建设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积凌驾1000万平方米。据住建部有关卖力人介绍,经过节能革新的居住建筑,冬季的室内温度能提升3至5摄氏度,夏季能够降低2至3摄氏度,居住起来更舒适。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我国建筑用能强度预计另有较大幅度增加,建筑节能面临的压力不小。为此,不少地区推出了支持举措。好比山东青岛市,完善绿色建筑技术立异体系,建立产学研用联合模式与机制,加速共性和要害技术研发。又如浙江湖州市,先后推出“零碳建筑贷”“低碳提效贷”等30余款金融产品,大力发挥金融撬行动用。

       凭据《“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生长计划》,到2025年,我国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革新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住建部有关卖力人体现,将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加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推广力度。


TO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