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环球官网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范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孝敬力量

向新而行,亿级电网转型的“浙江计划”

来源:南方周末

浏览量:122

宣布时间:2024-12-06

  三年前,浙江电网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立的三个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之一,为了让电网这条高速公路不泛起大堵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了“三网一改”的解决计划(建设资源配置型坚强主网、高效互动型新型配网、全域效劳型数字电网,以及推动政策、市场、治理等体制机制革新)。

  2024年8月,国家生长革新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计划(2024—2027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三年实践,国网浙江电力拿出了适应受端大电网多元融合生长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浙江计划”。

  找电,让电,频繁调解生产计划,每次忆及“迎峰度夏”情形,蒋利都唏嘘不已。

  蒋利所在的大智机械,是宁波一家主营风电机组零配件的企业。每年夏天,风力资源富厚的“三北”地区迎来风力发电机装置的旺季,公司也随之进入订单岑岭期。

  彼时,蒋利电话的一头是来自客户的鞭策——在北方各大风电场里,公司生产的地锚是风力发电机装置的第一道工序,如果地锚无法供货到位,后面事情就得暂停 ;电话的另一头则是工人的诉苦——在生产车间,近200名工人因为企业“让电于民”错避峰生产,他们的上下班时间也随之调解,打乱平常生活节奏。

  已往的这个夏天,在连续大规模高温天气影响下,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抵达1.23亿千瓦,比预测高300万千瓦,相当于多出一个舟山市的用电负荷。

  “亿级电网”可追溯至2021年夏天,其时浙江最高负荷突破1亿千瓦,也成为继广东、江苏后的第三个省级“亿级电网”。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拥有6600多万常住居民的民营经济强省的电力需求,仍将面临恒久上升的趋势。

  针对高比例外来电、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峰谷差的“三高”特点,如何破解既要包管电力供应宁静可靠,又要推动清洁低碳生长,还要降低用能本钱的“不可能三角”,成为浙江亟须解决的难题。

  三年前,浙江电网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立的三个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之一,为了让电网这条高速公路不泛起大堵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了“三网一改”的解决计划(建设资源配置型坚强主网、高效互动型新型配网、全域效劳型数字电网,以及推动政策、市场、治理等体制机制革新)。

  2024年8月,国家生长革新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计划(2024—2027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三年实践,国网浙江电力拿出了适应受端大电网多元融合生长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浙江计划”。

  花落浙江

  “七山一水二分田”,对自然禀赋匮乏的警醒一直刻在浙江人的骨子里。作为经济大省、资源小省,浙江全省海内生产总值和最高用电负荷排列海内第四、第三位。

  2022年“迎峰度夏”时,蒋利每天急着向有关部分打报告写申请,逐级往上递交。外地政府也十分体贴企业的运营情况,专门召开集会,最终为大智机械协调了用能份额。度过� ;�,用电的挑战照旧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难以预料,公司立马开始在园区屋顶增设太阳能光伏,这类实验亦是各家企业用能思路转变的一个缩影。

  面对电源加速转型、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要害载体,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集会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后,国家电网宣布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计划,选取三省三区“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浙江被确立为三个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之一。

  同批入选的另外两个示范区,划分在青海和福建。青海水丰、光富、风好、地广,新能源基础“赢在起跑线” ;福建海上风能富足,沿海核电厂址资源优势明显,且储能工业规模庞大,是恒久坚持自平衡的“优秀选手”。

  相较之下,浙江是典范的受电大省,对民生用电和工业用电有着巨大需求。2023年,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突破了6100亿千瓦时,但受到先天制约,其外来电占比凌驾三分之一。

  与高比例外来电同时泛起的,是高比例的新能源。2024年上半年,浙江装置的清洁能源机组首次凌驾火电机组,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是增长主力。

  加之浙江经济较为兴旺,工业用电需求大,特别是夏季叠加全民开启空调等制冷电器,都会让用电负荷迅速攀升,2024年全省最大负荷达1.23亿千瓦。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深入,确保电力系统宁静稳定成为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而言,选择浙江作为示范区,就是要推动送受端大电网与漫衍式、微电网融合生长,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示范。

  “修路”与“互济”

  宁肯电等生长,不要生长等电。电力主网建设之于浙江,是一场和时间、空间的竞赛。

  在浙江66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一条无形的北纬30度线掠过中国第一大群岛星罗棋布的岛礁,另一条有形的舟山500千伏输电线如蛟龙般穿梭于海岛之间,输电导线在380米输电双子塔的托举下高悬于海平面90米以上,为下方忙碌往来的国际船舶留出空间。

  这些船舶不舍昼夜地驶向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宁波舟山港,哪怕在凌晨,大都人陶醉于梦乡时,也有载重吨位超19万吨的巨轮停泊在码头,进行着三千多个标准集装箱的装载作业。海风拂过梅山港区,一百多米高的风机转动着近百米长的风叶,每一圈扫过的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巨细,爆发9千瓦时的电能。风转化的能量,点燃灯火照亮了港区的夜幕。

  海风带来的电,尚缺乏以支撑全省的用电量。正如大宗战略物资依靠巨轮装载,充分的电力也需要通过主网“大动脉”运输。

  凭据“三网一改”计划,浙江将以大受端坚强主干网架为焦点,增强“电能资源配置”和“调理能力配置”两大功效,更好地包管电网平稳运行。

  2024年7月,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甘浙直流工程起于甘肃武威,止于浙江绍兴,线路全长2370公里。建成后,每年凌驾360亿千瓦时的电量可从祁连山下输送至钱塘江畔,其中绿电占比凌驾50%。

  目前,浙江电网通过9回500千伏输电线路与周边省份互联互通,通过6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与安徽、福建、上海等省份互联,通过三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入四川、宁夏的清洁电能。如果将前者比作国道,后两者则是高速公路。

  “修路”的同时,国网浙江电力立异强化跨省电力互济保供。2024年夏天,浙皖两省连续三年开展电力置换互济,凭据用电岑岭时段差别“精打细算”。7至8月间,每天18时至19时30分,安徽向浙江送电 ;20时30分至22时,安徽晚间用电岑岭期间,浙江向安徽送电。至8月31日,两省总互济电量达1.86亿千瓦时。

  “‘三网一改’中的‘三张网’,是指通过主网构建宁静电力供应平台,有效配置全局资源 ;通过配网买通源网荷储互动渠道,提升效劳效率 ;通过数字电网建设为基础设施赋能,创立电力数据价。”国网浙江经研院双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曦冉说,“‘一改’是推进体制机制革新,面向新能源、充电设施等新工业、新驱动,电力生产关系也要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生长,需要增强和完善相关机制配套。”

  既要“平衡自治”,还要“有利可图”

  由于企业用电量大,蒋利一直和外地供电公司坚持着联络。2023年年初,国网宁波北仑区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拿出一份详细的剖析报告与储能计划——用电岑岭期,储能这块专属“充电宝”,可以切实缓解企业用电压力。

  储能设备在大智机械投运后,随即遇上了2024年的迎峰度夏,公司平稳度过了炎夏。另一让蒋利没料到的是,“另有降本增效的效果”。“充电宝”加入电网需求侧响应期间,一共获得1.5万元补贴,每月节省电费达1万余元,这也让公司更坚定新能源业务的信心。

  “老板说,我们原来就是做风力发电的,我们自己知道原理,就更应该把新能源产品用上,这才叫做真正的绿色能源。”蒋利说。

  企业在“迎峰度夏”攻坚战中“打怪升级”、用户从纯粹的消费者转型成为消费者兼生产者,这样的景象在漫衍式光伏大省浙江已随处可见。

  2021年,浙江提出实施“景物倍增工程”,计划到2025年景物装机规模达3400万千瓦。截至2024年9月底,浙江漫衍式光伏装机3493万千瓦,已超该省电力总装机20%。

  在光伏渗透率已接近97%的海宁尖山新区,登上130米高的电梯试验塔顶向外俯瞰,险些所有厂房的屋顶都设有漫衍式光伏电站。

  已往二十余年,钱塘江入�?诒卑�,尖山新区在一片滩涂地上生长起来,成为浙江全省县域规模最大的光伏行业集聚区。截至2023年底,尖山新区全年新能源就地消纳量达6.11亿千瓦时,占外地全社会用电量的14.1%。

  光伏工业在海宁的生长有着内生动力。早在2021年,随着3.6兆瓦海宁皮革城漫衍式光伏发电项目乐成并网,海宁以“第一个吃螃蟹”的魄力,让皮革和光伏实现了首次碰撞。“其时自上而下没有任何政策和标准,我们摸索探索,以开放的形式把光伏接进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褚明华说。尖山新区新能源生长早,也更快地遭遇了问题。

  褚明华回忆,2016年春节期间,电网负荷需求下降,但天气晴好光伏大发时,尖山电网就遭遇了倒送情况。厥后,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在技术、治理、机制等多维度立异,逐步搭建起“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平台。该平台能够对聚合的“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侧资源池进行剖析,系统会自动生成战略,对四侧资源进行综合调控,寻求新能源供需的“自我平衡”。

  褚明华说,“自我平衡”就是在各层级和各区域规模内实现“平衡自治”,可以理解为“不把矛盾上交”。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生长,让企业也尝到了甜头,降低了用能本钱。

  新优(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企业提供用能计划的聚合商,坐落于制造业重镇宁波前湾新区,外地高能耗企业众多,对用能的需求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降本提高竞争力,希望有足够的绿电支撑以降低企业的碳关税,在新能源占比提升的历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二次革新……

  “通过提供整体的能源解决计划,资助制造业企业在有限的空间植入更多的绿电,同时去监测能耗级数据,满足企业的市场扩展需求。”公司卖力人蒋满义介绍。依托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杭湾供电分公司“源网荷储”平台带来的数据协同优势,新优智能科技一年里为某企业降本近2000万元,获得了客户的认同,当年便再签下了1.2亿元订单。

  “国网公司一直在给企颐魅找步伐、找要领,甚至做线路革新,做负荷侧的可调可控,尽量满足用户的需求。”蒋满义说,市场化配景下,供电公司的助力,大到微电网的整体建设,小到一块表计,纷歧而足。“有一次我们的项目到了验收环节,可是没有表计,项目需要挂表验收后才华够通电,供电公司找了各个县市的兄弟公司,最后从象山借了一块表计过来,这也让用户很感动。”蒋满义回忆。

  “没有数字化手段,我们就管不过来”

  和蒋利一样,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调理控制中心副主任唐剑也对每年的夏天满怀感伤。

  在数字化尚未完全建成的“迎峰度夏”时期,浙江不但用电负荷激增,供电设备也高负荷运行,电网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发电设备同样面临考验,调理员成为电力系统最忙碌的角色之一。

  此时,调理需要收集大宗的离线数据,然后人工盘算,凭借积累的经验,计划好第二天的发电,以及负荷控制等情况,“每天晚上都干到一两点”。

  如今,依托于数字化保供平台,凭借其大数据能力,能够实时盘算杭州可调资源及能力,并提供最合适的调理战略,大大减轻了调理的压力。

  “革新很早就开始了。”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部部分卖力人说,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业务信息化,近年得益于浙江数字经济的生长,业务系统数字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

  在办公室的电脑上,这位部分卖力人翻开“电网一张图”,一边敲击鼠标一边演示,眼神犹如注视一幅艺术品。密密麻麻、差别颜色的线路漫衍于浙江省地图,各地的变电所、核电站、水电站、电厂跃然眼前。

  从最高电压品级一直精确到电度表箱,“电网一张图”泛起的是当下的动态,“预测”的却是未来。

  2024年8月7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接到省电力调理中心指令,要求当天18-21时用电岑岭时段,巅峰30万千瓦电力。这意味着要在集中用电岑岭时段,迅速调动能增加电网供电能力的发电资源。

  借助数字化保供平台,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调理人员输入指令后,系统凭据杭州两百余家水电站水位情况以及多个储能电站的电量,迅速评估出它们的剩余巅峰能力及巅峰时长。几秒钟后,就生成了一份精准的巅峰战略。

  通过“电网一张图”,坐镇后方的调理员可以直观检察种种信息,实时掌握电网状态,以及差别地区的用电需求和发电能力。当故障爆发后,“电网一张图”能资助事情人员,快速研判停电规模和故障原因,大幅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也减轻了检修人员的事情难度。

  数字化建设结果不但在宏观调理上发挥着司令员的作用,也在电网的“毛细血管”展现出“智慧”。

  在剑指新能源汽车之城的宁波,2023年公用和私人充电桩数量同比增长约90%,就连不少老旧小区都配置了充电桩。假设这些小小的充电桩同时充电,将对电力系统的负荷组成大考验。

  “现在订价不是有峰谷订价差吗?好比在10点,充电桩一起补电,攻击蛮大的。我们用一个数字化的手段,把它充电的时候稍微剖析开,可能按10点05分、10点10分来有序充电。”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经济技术研究所电网计划室主任谢宇哲介绍。

  目前,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研发出一套包括源网荷储各侧的大协同仿真系统,用算法细致模拟差别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实现了“降维攻击”的想象力。“数字仿真模型,是我们适应充电桩、漫衍式光伏等比较新的工具,为了应对新能源占比所带来的一些挑战。”谢宇哲说,“没有数字化手段,我们管不过来。”

  革新的“浙江计划”

  目前来看,要建好资源配置型坚强主网,建优高效互动型新型配网和全域效劳型数字电网,推动“三张网”融合生长,革新支撑不可或缺。

  国网浙江电力紧扣“以电力市场全力支撑促转型、保供应、稳价格”这一主线,全力推动电力市场建设,开端构建了中恒久、现货、辅助效劳等种种电力市场机制协同运作的全市场体系。

  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注册市场成员超13.6万家,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位。“电力市场建设的目的,照旧在于发明价格机制的传导作用,从而推动行业健康生长。” 浙江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主任孙瑜说。

  数据显示,以长三角为主体的华东区域用电量占全国的24%,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8.5%。“三网一改”形成的浙江示范将为长三角等地区的受端电网,闯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提升了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

  国网浙江电力相关卖力人体现,为推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浙江省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从“量变”,逐步进入到“质变”阶段,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其中,主要挑战来自逐步加大的保供稳价难度,更快的清洁转型速度,以及不绝升高的电网生长庞洪水平。为此,国网浙江电力将突出战略导向、系统思维,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争取到2027年,基本建成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开创性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推动理论、技术、机制多维革新立异和汇聚能源行业、政府、社会多方协力,共建新型电力系统,共享社会经济生长结果。”国网浙江电力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安伟在其署名文章中总结道。

  从先行到示范再到“浙江计划”,务实、立异和开放一直是浙江的底色。电走在生长之前,电网人又走在电之前,面向未来,浙江的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为社会留出了辽阔的想象空间。

TOP
网站地图